- · 《陕西教育(教学版)》栏目[05/29]
- · 《陕西教育(教学版)》数据[05/29]
- · 《陕西教育(教学版)》收稿[05/29]
- · 《陕西教育(教学版)》投稿[05/29]
- · 《陕西教育(教学版)》征稿[05/29]
- · 《陕西教育(教学版)》刊物[05/29]
陕西原首富高乃则的围猎图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3 月10日,商人高乃则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一出,引起各方关注。因为他曾是陕西首富,而且还因涉嫌行贿被立案调查。 陕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后,还配发了一篇名为《高乃则被立案调
3 月10日,商人高乃则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一出,引起各方关注。因为他曾是陕西首富,而且还因涉嫌行贿被立案调查。
陕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后,还配发了一篇名为《高乃则被立案调查释放了什么信号?》的评论,释放出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强烈信号,向企图“围猎”干部的行为拉响警报。
高乃则到底“围猎”了哪些干部?从其被带走调查的时间点可窥一二。2018年6月12日,陕西省原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胡志强落马,两天后的6月14日,高乃则被带走调查。在胡志强的受贿名单上,高乃则的行贿额高居第一。
“黑顶官员”“高刀子”
1961年,高乃则出生于榆林府谷县武家庄乡高庄则村,从小家境贫寒,上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16岁开始外出务工,这期间他的经商意识开始出现。他把务工所得换成化肥运回家种庄稼,每年比其他人多收6担粮食,再趁市场价高的时候卖出去。
1988年,神朔铁路(陕西神木至山西朔州)开始修建。高乃则找到铁路建设指挥部,承包了一段土方工程。但他仅有的一台推土机不够,他就跑到黄河对岸的山西保德县,租了三台推土机准备大干一番。慢慢地,高乃则积攒了30万元,并买下了第一个煤矿,次年就挣了100万元。
34岁时,高乃则用所有积蓄买下了府谷镇二矿的经营权,并于3年后成立了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此后十年,他买下8个煤矿,年产能达两千万吨,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煤矿企业之一。
伴随陕北煤炭行业的兴盛,高乃则一跃成为陕西首富,同时他开始热衷慈善事业。从1999年开始,他个人先后拿出1.5亿元,无偿捐助贫困农村。汶川地震,高乃则的公司捐款100万元。玉树地震,他又捐了100万元。2008年,他以289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胡润慈善榜第91位,也是唯一上榜的陕西富豪,他也因此被冠以“陕西首善”的称号。
这个“陕西首善”还曾因自己的签名被调侃。高乃则给人一种农民企业家的印象,因为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他的签名总被误认为“高刀子”。不过他自己并不介意,这一绰号逐渐被传开。“高刀子”不仅有巨大的财力傍身,他与政府的关系也不错。府谷县一名官员表示:“高乃则在府谷跺跺脚,地都会晃三晃。”
2008年,高乃则从“煤老板”变身“县长助理”。当年,府谷县委组织部下发一份红头文件,提议聘任高乃则等四人为县长助理(不脱产)。这一消息在当地引起轰动,一些人将其称为“黑顶官员”。但8个月后,迫于各方压力,府谷免去了他们四人的“县长助理”职务。
两年后,高乃则又被聘任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而胡志强的父亲胡富国当时为协会会长。胡富国素有“清官”美誉,曾担任山西省委书记。不过胡志强并没有继承父亲的廉洁基因,在挂职咸阳时就开始受贿。
受贿榜单上的“第一名”
胡志强比高乃则小两岁,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到国家工商管理局、神华集团公司等地工作,其间还曾挂职山东省牟平县副县长。2001年,37岁的胡志强来到陕西,挂职咸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等职务,开启了他在陕西17年的仕途之路。
陕西原首富高乃则被人称为“高刀子”。
多名与胡志强有过接触的人说,胡志强为人随和、低调,“像个好好先生”,脸上总挂着笑,很少见他骂过人,跟什么人都能聊几句。不过这并不耽误他开启受贿之路。他刚到咸阳时,就有两家企业向其行贿,其中一家是陕西丽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胡志强在该公司引进和推进“人人乐”超市项目、协调银行贷款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对方800万元的好处费。
此后,胡志强先后到陕西省政府和榆林工作,其中在榆林工作时间最长,在9年时间里,他从市长晋升为市委书记,其受贿行为也大多发生在榆林任职期间。
2008年2月,胡志强来到榆林时,正赶上了煤炭的“黄金十年”。陕北重镇榆林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官方数据,榆林GDP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全省第一,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
胡志强成为一些企业“围猎”的目标。他也来者不拒,受贿地点从西安的家扩展到山西省政府家属院、宾馆、医院、办公室,甚至是陕西省人代会驻地。这些“围猎”的企业多是在土地开发、承揽项目、煤炭资源整合审批、协调建设资金等方面寻求帮助。
2017年4月,胡志强突然被调离榆林,转任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一时间,胡志强将落马的传闻在当地开始传开。一年多后,胡志强落马。
文章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网址: http://www.sxjybjb.cn/qikandaodu/2021/030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