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陕西智慧水利应用浅析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所谓“智慧水利”,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VR、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感知能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潜力、加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所谓“智慧水利”,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VR、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感知能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潜力、加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强化推进智能、智慧应用。5G 是指第五代通信技术,5G 具有高于4G 数百倍的速率、具有更高的带宽。延迟少,网络连通后的响应时间低于1 ms,可实现大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互连。将5G技术与智慧水利建设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实时监控、应急指挥的效率[1]。

1 陕西水利信息化现状

2003 年以来陕西水利先后建成了《陕西省防汛会商系统》《水情信息查询系统》《渭河流域防洪风险分析》《防汛卫星云图系统》《防汛大屏幕演示系统》《防汛信息服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陕西省取用水量实时监测管理系统》《陕西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全省水情信息采集点有1200 多个,视频监视点达到510 个,取用水户1300 户,监测大型水库21 座。全省12 个大型灌区、11 个地市及72 个县水利局均可和省水利厅互联互通。

近年来陕西水利信息化建设迈出了一定步伐,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陕西省防汛会商系统》通过对实时水雨情的监测报警,降水、径流过程的模拟,与历史同期类比,降水量统计,降水等值线、等值面,洪量计算等实现了水雨情的信息化管理;水文监测站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发送。但由于自动监测设备或通讯链路的原因会出现误码,导致降雨量数值“冒大数”,需程序剔除或人工干预。目前,全省有36 座大中型水库和绝大多数小型水库仍没有建设相应的安全监测系统;由于网络通道带宽较窄,传输受限,防汛抢险很多重要的数据不能保证准确实时传输;陕西省水利厅机房最大也只有60 m2,服务器计算存储能力不强,虽然建有oracle、SQL 基础数据库,但没有搭建起完整的软硬件支撑平台,无法实现智慧应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VR、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2 智慧水利

智慧水利可以提升水利资源的管理效率,提升水利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效率,提升水利工作部门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水利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即时共享,智慧水利同时能够保障人们基本的用水安全和生活质量。

2.1 智慧水利采集体系建设

智慧水利采集体系是水利部门最基本的数据采取收集体系,支撑智慧水利所有的综合应用。水利信息资源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虽然已积累一定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资源较分散,无法成为公共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建立气象、河道水文、水库水文、水利工程、水环境、地下水、城市供水、灌区、山洪灾害等监测体系,实施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

2.2 智慧水利通讯网络体系建设

智慧水利信息网络是智慧水利的神经和血脉。经过十几年建设的陕西水利信息网光纤通信已经覆盖到县,传输信道,数据的时效性、通过光纤入户或者无线宽带技术采用专网与公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为智慧水利奠定了良好基础。水利厅局域网(内网)和水文局等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并通过VPN 连接因特网,为智慧水利搭建基础网络平台。

2.3 智慧水利支撑环境建设

通过建设云数据中心、中心机房及软硬件设备实现基础感知信息的汇集、整合现有的水利资源数据、如水利基础数据库、社经数据库、气象数据库、水文数据库、工程数据库、图像数据库、政务办公数据库等,通过物理存储库和数据交换库的建设将涉水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交换和存储管理。

2.4 智慧水利业务系统建设

业务系统建设通过结合水利部门职责和核心业务需求实现现实仿真和模拟演进,提升智慧应用层次。针对防汛抗旱、生态环境、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灌区优化、工程建设管理等开发业务应用系统。

2.5 智慧水利融合平台建设

利用云计算、中间间、知识图等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专业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基础水务信息的处理和管理能力达到云端部署、实现网络连接,终端应用的现代化模式。通过开发APP 等模块程序可以实现电脑、平板、手机、大屏等跨终端服务。随着卫星定位系统的逐步发展,卫星定位系统已经应用在我国很多河流防汛工程中,这无疑促进了水利防汛工程的发展。当发生防汛灾情时,卫星定位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判断出灾情位置,这为工作人员作出具体的部署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通讯网络技术与卫星定位系统有效融合,一旦发生危险情况,系统会立即进行报警,可以极大的提升抢险救灾效率。

文章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网址: http://www.sxjybjb.cn/qikandaodu/2021/0430/899.html



上一篇:陕西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地源热泵工程开发利用
下一篇:同样热爱面食的陕西和山西谁才是面食王者

陕西教育(教学版)投稿 | 陕西教育(教学版)编辑部| 陕西教育(教学版)版面费 | 陕西教育(教学版)论文发表 | 陕西教育(教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陕西教育(教学版)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